在求职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接到公司的offer,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又不想去了。那么,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接了offer后,又不去了,会有哪些影响?一般企业的招聘流程大概是下面几个步骤:1、企业通过各方面的筛选,确定候选人。2、与候选人进行面试,确定其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2018-2019 学的是约克大学的HBA,当时我的心理预期是,多大多于1年的费用能省则省,因此选了约克(其实是因为约克的商科给我offer的时间最早);1.学费:据我所知不同专业学费不一样,但大体上是这样: 一般文科比如社科、法律、经济(包括HBA)的学费是3万加币左右,
首先,香港是没有「最好的」这个概念的大学的啦~ (毕竟只有六所大学) 但是! 如果单指新闻及传播学的话,港大的确是能排第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香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港大,因此积累的教学资源绝对是第一流的,教过的名人也很多,比如金庸(原名查良镛)、TVB的创始人等。
我来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 国外大学就像是大型的网络游戏, 而你所在的系就相当于这个游戏里你所在的小公会, 而导师就像你的游戏ID所代表的人物职业一样, 决定了你这个公会的整体实力和玩法风格。
2015年就要过去了,新年终于快到了,然而除夕还要等到两个月后,但春节回家的计划却看起来遥不可及,尤其是那些办签证的人,总是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急的都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主要说的是UQ(昆士兰大学),但是其他学校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先说结论,如果有中国学生愿意担任领导职务的话(比如外联部的部部长、副部长之类的),那么这些部门的主席是很容易当上的,并且工作也很容易,因为一般就接待一下国内来的访客,跟校方沟通好行程安排什么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