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学费贵吗?
学费便宜,因为学校有钱呀!但是,你无法享受“纯”文科或者“纯”理科的学校那种高度精细化分工的实验室、院系平台。 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北大有很多钱,所以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好的教学科研设施;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北大的各个院系又可以充分使用这些资源,所以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培养成本似乎被分摊了。 然而,当北大要新建一个学院的时候,比如北大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这个学院可能要在某幢楼内租借几个办公室,购买几台计算机,请几个老师,这样虽然暂时增加了学院的支出,但是之后都可以共享其他院系的资源和收入。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一旦入学就需要交全部的学费(除非退学)。表面上看,北大很省钱,实则不然——北大只是把本来需要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采购费用转嫁到了每一个学生身上。 那么是不是说,在北大,所有学院和学生都平均享受学校的各种资源呢?当然不是。如果真有这样的理想化校园,那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实际上,各个院系由于专业和教师的不同,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差别很大。有的专业可能需要很多高端的分析计算设备,而有的专业则只需要几台二手电脑。于是,在北大这种综合性的大学里面,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院系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全校的资源,而有些院系却几乎没法使用。
以我所在的生物系为例,虽然也是做基础学科的研究,但由于实验动物的严格管理和实验流程的特殊要求,我们没办法像理、工、医那样频繁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和试剂。虽然我们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经费,但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资助和资源相对较少。虽然学生们的研究生待遇不如理工医校的同学,但我们不用像他们一样为了凑数而做一些难度低、价值少的实验来水论文。我们做的每一个实验都是精心设计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训练。当然,这也会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达不到毕业的要求,但这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不能全归咎于学校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