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国人如何到中国人?

逄歆宁逄歆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603年,一个英国商人从印度返回英国时,在马尼拉逗留了数月。当时有十几个英国水手在那儿被囚禁,因为他们驾驶的一艘荷兰船触犯了西班牙的海上禁令。这些人中的两个,罗杰斯和威廉姆斯,逃到了中国,开始在福建沿海从事贸易活动。 虽然罗杰斯和威廉姆斯的探险没有取得什么重大发现,但却为西方与中国的早期接触建立了重要的商业基础。不久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广东的一名使者,就以廉价的中国丝缎和瓷器交换了大批印度的宝石、香料。随后,更多的欧洲人来到这个“帝国”,希望分享这块新兴的大市场带来的利润。 但是,使节团和商队并没有深入中国内地进行探险。实际上,直到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夕,欧洲人才开始对中国地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并绘制了完整的地图——这些成果的获得主要得益于几个欧洲国家在争夺在华利益时的海上角逐以及个别冒险家的徒步旅行和骑驴探察。

利玛窦(Matteo Ricci)是第一个把精确的地理知识传递给中国人的一个欧洲人。他是耶稣会士,1582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定居直至去世。他带来了欧洲的地图和中国舆图,并用欧洲的制图术修订了后者。他的朋友徐光启所作的《坤舆万国全图》于1613年出版,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译的完整的世界地图。

利玛窦还向中国介绍了欧洲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以及在机械、造船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他编写的数学书籍成为中国当时最流行的数学课本;而介绍重子理论的《几何原本》则影响了后来中国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如清代的梅文鼎和黄宗羲。 意大利传教士汤若望(Juan Nicolas Trujillo de la Torre,又名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于1623年来华,1647年在广州逝世。他主持制作了第一幅显示地球形状的地图——这是一幅凸形的地图,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面。他还编写了一部关于天文历法的巨著,并向康熙皇帝献上了第一部西欧制的自准直仪。这种仪器能较快地测量天体的角度,在当时十分先进。他在南京建造的钟表楼也是一座伟大的建筑,尽管这座建筑物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位欧洲科学家给中国带来的震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