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创办于哪一年? 1980年,香港政府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而举办了一次公开竞赛,征求特区徽章的设计。这次比赛的来头可不小,由当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先生主审。最终,来自香港的25岁青年设计师叶良才的作品从5000多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港府采纳的设计。 叶良才设计的图案以象征意义为主:中间是五只色彩缤纷的小鸟(象征香港五部立法机关)环绕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象征新的特别行政区)。花的颜色代表五种民族(华人、英国人、印度人、马来人和尼泊尔人),花蕾上的四朵小云象征香港在神州大地之上(寓意“一国两制”)。整个图标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的希望。
然而,这个设计后来遭到某些人的质疑,因为叶良才是华裔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指有政治倾向,可能损害香港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形象。于是,1993年特区成立时,特区政府采用了无代表的白色作为特区的标志色调。 到了2006年,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又打算启用叶良才设计的那个标志。不过这一次,叶良才的名字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英文短语:‘The Emblem of H.K.’(香港标记)。
赞同 41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1 6:45:09 1927年2月7日,华人向坊郭仁喜在广州湾正式创办香港大学,由香港政府资助管理,定于今年10月正式开学。香港大学成立之始,即被定为 “全英式大学” ,其专业设置、学校管理、学术制度、教学体制及教育方式完全依照英国大学的模式。它的所有毕业生,均能通过英国考试注册委员会的测试,取得英国大学学位,享有英国大学毕业生同等待遇。 香港大学初创之时,只有医学和法学两个专业,设有大学预科班。整个学校只有师生员工79人,其中学生50人,华人教授3人,留学生10人,外籍教师4人,外籍学生2人,行政人员10人,图书馆仅有4000册藏书。 香港大学校园初建在我国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区海北地区) ,占地80公顷。当时的港英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协议,允许香港大学使用广州湾土地99年。同年6月(一说为次年9月) ,校舍落成,有教学楼、医院、学生宿舍各一栋,一座有10多万册藏书的图书馆、两个实验室、一个体育场。
1928年11月,香港大学正式开学(一说为1929年9月正式开学) 。1937年后,日本侵华,战乱频繁,该湾难以设校。1940年,香港大学在离广州湾40公里的高州府通明县重新落脚,原校园被法方收回。二战后,该校师生分批迁回香港,于1948年正式复校并定于香港薄扶林道原香港英皇书院校址。
经过七十多年的经营,这所当年的小大学,如今已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现下设8个学院、22个系、3所直属学院、4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包括亚太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部、高等研究院、宗教宗教研究院和亚洲流行病研究中心等) 。1万多名学生,近两千名国际学术水平的教师,其中中国教师占15%。图书馆藏书135万册。1982年,香港大学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学术评比中,被列为世界上第32位一流大学;其后又被评为“亚洲大学第一名”。
赞同 612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7 4: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