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如何处理?
先贴一张京都的垃圾焚烧场的照片 京都的垃圾焚烧场位于京都市北区,北依大文字山,南靠锦枝明神社和宇治川。由于选址问题,焚烧场建成后曾引发了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的不满与抗议。 那么日本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以焚烧为主,焚毁量占70%;其他处理方式包括回收、堆肥(有机垃圾)、生态填埋等,分别占比12%、9%和3%。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所以十分重视资源的再利用。比如再生纸的普及,很多报纸都可以回收做成新的纸张使用,除了报纸之外还有快递面单等等。超市里面卖的袋子几乎都是可重复使用的塑料袋。垃圾分类也是做得特别好,一般分为不可回收垃圾、环保垃圾(可循环再用)和燃烧垃圾处理。每个区都有指定的垃圾桶,并且颜色标识明显。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以他们对于危险物的管控非常严格。像化学药品、金属、玻璃等物品是单独存放且不能混入其他垃圾的。在运输过程中也会进行专门处理,避免泄漏和爆炸。对于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一些会产生有毒物质的垃圾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处理程序。 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细致的国家。
像京都的垃圾根据分类不同,时间周期也不尽相同。其中玻璃、塑料、铝等可以用作回收的资源性垃圾,要求2周内必须投放完毕,否则就要支付高额的垃圾清理费;而像卫生纸、牛奶包装等难以回收的垃圾要在15天内投放,超出期限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此来督促人们及时、正确地投放垃圾。